燕归

孤独的时光

这段时间经常在想,如若将来某一天我回头来看,我一定会赞赏自己,在这种看不到尽头的孤独中,度过了在湾区的这段时光。

单身,不会交际,也没有什么特别花时间的爱好——以往在自己身上一直存在的,却不怎么明显的弊病,在脱离了学校这个总会给你提供固定社交场所的环境之后,被成百上千倍地放大了。做什么都是一个人,去哪里都是一个人,没有人讲话,没有人分享,有时候静静躺在床上,会觉得我竟然还依然保持着清醒没有被这种看不到尽头的孤独感逼疯掉,已经是值得感恩的奇迹。

不是没有过过一个人的日子。只不过从来没有遇到过这种既“看不到终点”,又“不知道如何去 解决”的困境。

试过许多种消磨时间的方法——打游戏,搭乐高,甚至从不运动的我开始热衷于参与滑雪这种一去就是一整个周末的活动,但无论表现得如何兴高采烈,欺骗得了别人,骗不了自己——做这些事所有最初的动机,就是消磨那种钻心剜骨的孤独感。

偏偏我至今觉得,若是仅仅为了消除这种孤独感去给自己找个男朋友,那便是妥协了——妥协于生活,妥协于无数代人传承下来的社会规则,妥协于人性中渴求群居的欲望,妥协于……现实。

以前爸爸跟我说:你可以拗,可你会发现你最终拗不过生活。

从小到大,几乎所有次跟爸爸的争论,我都赢了。初中升高中,在父母都不看好的情况下我硬是要考上海最好的学校,我考上了;初中考大学,我偏要出国,父母妥协了;大学四年,父母总担心我承担不了美帝的学业,结果我毕业时拿了Outstanding student award;大学毕业,爸爸一心想着如何给我在国内找份体面的工作的时候,我也靠自己拿到了一份不错的offer。

那么多次父母都以为我拗不过的坎,我都跨过去了。

直到最后这一个。

据说它名为“生活”。

我曾经跟人说,无论我做什么,最终唯一对我来说重要的事情,就是“我将会成为一个怎么样的人”。

我想,理想中的我自己,应当能够承担起自己的一切——无论经济上还是精神上,无论好的还是坏的。我应当能够与不完美的自己和解,接受自己身上那些无法或者主观上不愿意去改变的缺点,然后实现那些于我自身来说重要的东西——无论这种东西在别人看来是有多么微不足道。

那些重要的事情之一,便是:我要拥有足够精彩的精神世界,无论会不会有人出现在我的生活里让我理解爱情,我都能五彩缤纷地活下去。

很多次理直气壮地说出这个意思,直到如今仿佛突然懂得每次说完以后,父母心照不宣的沉默。

他们应该不会怀疑我能够拥有那种理想中的精神生活——我从小就爱好繁多,也在毕业后证明了自己有足够强的经济能力来支撑自己那些长久或是短暂的兴趣,可他们同样知道,我根本不理解“活下去”三个字是什么意思。

我从小被太多的人宠着了。物质上,父母没有短缺过我,并且我从不做家务,“十指不沾阳春水”绝对不算夸张。精神上,在初中这个人格成型的年龄,我被太多人捧在手心里,以至于我所有的力气都用来关注自己——我喜欢什么,讨厌什么,追逐什么,摒弃什么……从来没有人在这个阶段教过我要怎么去拥有同理心,因为我只要做好自己就能获得所有被人所羡慕的社交关系。

高中……高中三年,现在想来应该是我学会放下身段,去融入别人,站在别人的角度思考问题,学会交际,学会做一个“假”但是“能够适应环境”的人。但是面对一个我无法自然融入的集体,我选择了用十分的戒备和愤怒去看它。我开始充满愤怒地毁灭自己,敌视他人。我的情绪沉浸在完全的乖戾,暴躁,抑郁和不可控的当中。光是在周一到周五保持住一个“正常人”的外表已经让我竭尽全力。我的世界依然全然是自我的,精神的,各种浓烈的负面情绪控制了我,以至于我已无法睁开眼睛,去看看真实的世界是什么样。

大学。经过了高中三年的折磨,我仿佛回到了一个再次温暖起来的世界。太多人宠着我。父母给了足够多的零花钱,只要不进行奢侈消费(而我对次并没有太多的欲望),就并没有什么经济上的负担。朋友不少,虽然换了几轮,但大多数的时间都可以热热闹闹忙忙碌碌地过去。偶尔遇到 什么问题,总有热心的朋友帮忙解决。我生活得安逸而舒适,满足于保持住这种还不错的心理状况,并经常告诫自己,只要不回到高中时期的抑郁里,这样的日子已经足够可观。

于是到大学毕业,哪怕不谈“生活技能”这种留学四年我一星半点都没学会的东西——毕竟技能这种东西只要感受到了补课的迫切性,总还是能补上的。最重要的是,我始终没有真正领悟过,“人类社会是由家庭组成的”这个很浅显,父母一直在强调,却一直被我忽略的道理。从小到大,我理所当然地把“我,爸爸,妈妈”看做是一个家庭。这个家庭是天生的,理所当然的,仿佛爸爸妈妈从天上掉下来的时候就一直生活在一起。我从来没有真正懂得过,“谈恋爱”除了是一种被写进无数歌里无数小说里的情感活动以外,还是组成一个家庭的起初。

于是,因为“人类社会是由家庭组成的”,所以你的朋友们总有一天会从你的身边离开。“朋友”从来都不是一个最稳定的社会关系,“家庭”才是。

直到来了湾区我才明白,“原来找对象并不是一个情感需求,而是一个生存需求”。

——原来是这样的。

谈恋爱不只是风花雪月,歇斯底里,不只是牵手拥抱,你侬我侬。谈恋爱不只是互相理解互相接受,不只是寻找灵魂伴侣和那个最谈得来的人。谈恋爱不只是无数欢笑和无数泪水组成的一场用尽所有力气的梦。

谈恋爱原来是两个人的生活,你们一起吃饭,一起买菜,一起打扫屋子,一起领养猫咪,一起处理坏了的车子,一起看一个有点恐怖的综艺节目,一起去过那偶尔有点小浪漫,但大多数时间平淡到乏味的,油盐酱醋的日子。

——原来是……这样的。

生活原来不同于我从无数小说电影里看到的那个样子。原来爱情不只是两个人环游世界站在雪山之巅大哭大笑许你一生。生活那么平淡却那么残忍,它会教会你你从孤独里得到的不只是自由,还是那份如影随形的恐惧——茫茫世界,没有一个人,属于你。

“有我所爱的人的地方即是故乡”

——而你一个人,没有故乡,没有归宿,你什么都不带来,也什么都带不走。

所以当你看向人生尽头,这一生,究竟有什么意义呢?

“关键是……我从来不认为感情是一样值得被认为是很重要的东西。”

——一个月前,我还是这样说的。

原来重要的从来都不是感情,而是生活。

所以父母长辈们不在乎你找的对象有没有感情,因为他们都知道,感情从来不是最重要的东西。感情固然能带给你快乐,可如果没有快乐,你至少要好好地“活下去”。

而当我躺在床上,觉得如今我竟然还没有被这种孤独感逼疯已经是个奇迹的时候,似乎就已经承认了:我确实无法好好地一个人活下去。

再怎么倔强,我似乎也说不出“生活不是什么值得被认为是很重要的东西”这种话了。

如果生活不重要,那还有什么重要?




评论